当前位置: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-pg电子直营站 > 传统文化 > 福建武平县城的尘封历史

福建武平县城的尘封历史-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

作者:不详来源:网络2020-04-16
福建武平县城的尘封历史

武平县城的尘封历史一旦揭开,有太多太多的传说故事。

“大水圳巷”话沧桑

武平县城有一条“大水圳巷”。位于现在建设银行武平支行的左侧,往西,直到三段岭“古井”。这是一条旧巷子,“大水圳”是怎么来的?“大水圳巷”又发生过哪些历史故事呢?

所谓“大水圳”,是指从北门窝过来的一条排水道。北门窝就是现在的红东村北门坊。北门坊东西北三面环山,南面有东安桥,是一座单孔石拱桥。北门坊,从鼓楼脚下到东安桥,有10多口池塘,三面山上有茂密的树林,平时池塘有泉水,都不会干涸,但是,一到下大雨的时候,池塘无法容纳,大水便往南从东安桥洞直下。为此,人们砌了一条大水圳,让大水直排到东门溪(平川河)。东安桥下有个桥洞,宽约2米,高约3米,长约15米,不是下大雨的时候,水很浅。这个桥洞,在抗战时期,成了附近人家的防空洞,可藏四五十人。1938年6月、1942年8月,日寇军机两次轰炸武平县城,东安桥附近人家的老弱妇幼,就在这桥洞下躲避,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还记忆犹新。

“大水圳巷”大概形成于宋绍兴四年(1134年)武平县城开始夯筑土城之时,到明弘治十五年(1502年)武平修建砖城的400年间。此时,武平县城有东、西、南、北四大城门。后来,人们一般把三段岭古井到东门城门内一段,叫“大水圳巷”。1995年,政府路旧城改造,从东安桥沿新的政府路直到广场,重新修建了一条更大的下水道,而原先的“大水圳”排水量大大减少了。

“大水圳巷”历宋元明清,其实是一条古街——东门街。街上有卖油盐烟酒的日杂店,有江西樟树人开的中药铺“黄永安堂”,有豆腐作坊,有宰杀牛羊猪和卖鸡鸭的市场(在梁山书院东侧)等商铺10多家,到民国时期还设有银行(古井东侧,新中国建立初改为新华书店)。明朝弘治年间(1502年)扩建县城后,在东门城外,才逐渐有了直街(位于今图书馆、新华书店面前)、横街(今东门大桥至紫金大酒店)及河沟街(今为广场)。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建成东门大桥(原名叫“翔凤桥”),起初是木桥,1887年改为七孔石桥。

早年平川河水量丰沛,商船停在东门桥下,从广东运来的食盐、布匹等日用品抵达武平,又把武平的农副产品销往广东。东门街又往桥东头延伸,在东门大桥东头南面河滩上开设“牛纲圩”(逢六)。整个东门街商业圈逐渐繁荣起来,大小商铺100余家。不过,整个东门街(含直街、横街),街道狭窄,约2米宽。有人形容,站在东门街上,两手张开,可以一边买香烟,一边买火柴。但是,街道干净整洁,无人占道摆摊。店家礼貌待客,童叟无欺。农历逢一、六为墟日,十里八乡的人们到县城赴墟,熙熙攘攘,好不热闹。

三段岭的千年古井

“大水圳巷”的西头有口千年古井,叫“三段岭古井”。民国《武平县志》称,“城内诸井建筑,以此为最,井深而泉清。”据说井里的水是从西山那边过来的。井里打上来的水,可以张口就喝;井水是甘甜的,而且冬暖夏凉。夏天时,水是凉爽的;冬天时,水会冒气,一点不冻手。因为水质好,好远的人家,都会来这里取水,拿回家沏茶。千百年来,这口古井,为周边上百户人家,源源不断地提供甘甜的无污染饮用水。

三段岭古井,是县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,或许比建于宋朝时候的“南安门”还更早一些。武平县于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建县,县署设在武溪源(今中山镇),直到南宋绍兴四年(1134年),经朝廷批准,使相张浚在“南安镇”修筑武平土城。宋隆兴元年(1163年),县署从武溪源迁到“南安镇”。据此可见,在南宋绍兴四年建县城之前,此地叫“南安镇”,且此地已有不少人家居住。有人家就会有水井。

三段岭古井,犹如一位历史老人,千百年来见证了朝代更替,人事变迁。1860年太平天国失败后的残兵败将,攻陷武平县城,抢杀掳掠,后世留下“三段石上,三段石下”的“窖经”(又叫“窖诀”,一种揭示窖藏地址的暗语)。1930年6月,红四军主力进驻武平县城,毛泽东率前敌委员会驻在古井前侧的梁山书院,红军战士每日到古井打水,毛泽东和红军战士喝的就是出自古井的甘甜泉水。从梁山书院到陈毅的住所——红四军政治部驻地三官堂,古井是必经之地。如今站在古井旁,抬头往南,仍可清晰看见梁山书院侧墙上当年红军留下的醒目标语。

喝着三段岭井水的人,有的靠勤奋于清光绪年间考中了举人,有的于1924年发起创办武平中学,有的于1926年投奔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,有的于1927年投奔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,有的于日本投降后被派到台湾任接收大员,等等。

“南安门”与“三官堂”

据《汀州府志》记载,“宋端平年间,县令赵汝滠重修县城,周围280步,开设三座城门,曰:东门永平,南门南安,西门人和。明弘治十三年(1500年),郡丞黄冕和通守刘渊修建砖城,十五年竣工。开设城门四座,东门迎春,西门秋成,南门南坪,北门北高;东、西水门两座。崇祯元年(1628年),知县巢之梁增高城墙三尺。清顺治、康熙年间进行过修葺。”可见,武平县城历史上先后有七座城门。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,南安门、砖城墙与四大城门还在。1951年,开始拆除城墙,城墙砖用于建亭子岗武平一中教室及县医院等,至1965年最后拆除东门城门及楼上文化馆,城池仅剩宋代的“南安门”。

在“南安门”北边的地方,叫县衙前“学坪里”。据国民《武平县志》载,“宋隆兴元年(1163年),知县事王正国创筑县署,在人和坊东,兴贤坊西。”宋乾道年间(1165—1173年)在此设“黉宫”(学堂)。据此可知,当时的“兴贤坊”就在现今的政府广场的东边(含财政局)这个地区。兴贤者,乃兴教办学培养人才之谓也。

但是,说起“南安门”这个名字,近代以来,大多数的武平人都不知所云,只有说“三官堂老城门”,人们才会恍然大悟。

“南安门”城楼东侧的“三官堂”为何众所周知呢?据说,明清时期,“南安门”脚下,有一户钟姓人家,祖孙三代,出了三位高官,后来,他们在南安门城楼东侧,出资捐建一座学堂,取名“三官堂”。到民国时期,政府以三官堂为基础,扩建为武平县城厢中心小学,后来随着生源增加,又在三官堂脚下“祝圣寺”设第二校舍,在七坊东门坝设第三校舍,北门坊设第四校舍,均为初小。高小设在三官堂。城厢各小学(含文溪、凹坑、汾水、下东、南通等)的高小学生都集中到三官堂上学(住校寄宿),直到1958年,搬到“考棚里”,改名“武平县实验小学”。原设在考棚里的武平中学迁到亭子岗,改名“武平一中”。原三官堂的校舍逐渐改建为县政府的干部家属宿舍楼。因此,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把“南安门”称为“三官堂老城门”,而无人称呼“南安门”这个古老的名字了。

1930年6月,红四军进驻武平的时候,毛泽东率领前敌委员会驻梁山书院,朱德率领红四军司令部驻考棚里。三官堂是陈毅率领的红四军政治部驻地。“梁山书院”加上“三官堂”,两个有红色记忆的旧址,正好在新建的“兴贤坊历史文化街区”的东、西两端,堪称“双璧”,必定会为这个工程增加许多亮色!

武平县人文历史

武平夏、商时属扬州之域。西周属七闽地,东周称越国地。秦属闽中郡。汉时为南海王织的封地。吴时改属建安郡。晋太康三年(282年)析建安郡置晋安郡,领八县,其一曰新罗,武平为新罗县地。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置汀州,设南安(今平川镇)、武平(今中山镇)二镇,隶长汀。南唐保太四年(946年),并南安、武平2镇为武平场,场治在武溪源(今中山镇)。宋淳化五年(994年)升武平场为武平县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汀州改为路,隶福建行中书省。十八年(1281年)汀州路所属6县为元世祖忽必烈女儿鲁国公主囊加真的封地。十九年福建、江西二行中书省合并,置福建宣慰使司,武平隶之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汀州路改称汀州府。嘉靖十一年(1562年)五月,析武平、上杭、江西之安远、广东之兴宁程乡部分地域置平远县,隶江西赣州。翌年正月,还上杭、武平、安远三县地域。清代,武平仍属汀州府。

民国2年(1913年)废除府州制,以省统道,以道统县,武平隶汀漳道。民国15年废道,以省统县,武平直属福建省。民国22年12月,十九路军发动反蒋“闽变”,成立人民革命政府,福建分为4个省,武平隶龙汀省。民国23年2月“闽变”失败,福建省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,武平隶于第八行政督察区。不久,第八区改称第七行政督察区。

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,武平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。1929年10月成立武平县苏维埃政府,1930年11月成立杭武县苏维埃政府,均隶属于闽西苏维埃政府和福建省苏维埃政府。自1929年至1934年工农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北上抗日时止,武平境内国民政府县乡政权并未全部消亡,实际上是两种政权同时并存。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后,武平县苏维埃政府逐步停止活动。

1949年5月22日,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练惕生,与李汉冲、傅柏翠等人向毛泽东、朱德发出通电,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,接受共产党领导,成立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。翌日,武平县长练平率政府官员宣布起义,成立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武平分会。不久,国民党军队残部胡琏兵团窜扰武平。

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17日武平县解放。建国初期,福建省下设八个专区,武平县隶于第八专区。1950年4月4日,第八专区改称龙岩专区。

1966年至197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行政机构处于非正常状态。武平县先后成立“武平县军事管制委员会”、“武平县革命委员会”,均隶属于“龙岩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”、“龙岩地区革命委员会”。1978年9月18日,撤销龙岩地区革命委员会,恢复龙岩地区行政公署,武平县仍隶属之。

武平县名的由来清康熙《武平县志》、乾隆《汀州府志》均称武平“以其地但彝、人尚武”而得名。民国《武平县志》认为:清代全祖堂《经史问答》云:“南海境中有地名南武,……近于今之汀”。南武下面分别添上安平,遂成南安武平。这就是“武平”二字的由来。

经历千年沧桑,历史上武平城池主要有以下几处:

平川城:从建县至今都是武平县行政和经济文化中心,发源于雄奇丰饶之梁野山的平川河滋润哺育了千年古城,故以平川得名。建县时并无城,宋绍兴四年(1134年),使相张浚构筑土城,有东(永平)、南(南安)、西(人和)三门。此后几经兴废,元至正年间,县尹魏侃夫对土城重修,仅留二门。到明弘治十三年(1500年)兵部主事王琼改土城,修筑砖城,历时三年竣工。此后历经明崇祯年间和清康熙、嘉庆时进行城墙及城楼设施修建,直到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建县数百年的武平城(含城外南门街)面积仅0.6平方公里。

武所城:县城南边10公里处,建县前为武平场场治,位置显要,为“全汀门户”,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筑砖城。嘉靖十九年(1540年)又筑新城,新老两城共开八门,名迎恩、永安、平定、常乐、朝阳、水门、文明、通济,武所城清初遭清兵三次屠城洗劫,破坏极大,现只剩老城迎恩门。

岩前城:县城东南40公里处,与广东蕉岭接界。明崇祯初建砖城,设迎禧、靖远、阜安、宝艮四门,崇祯五年竣工。

万安城:县城北5公里处,元至正末年(1368年),因盗寇蜂起,当时离任县尹魏侃夫为保境安民率乡民所筑。 何屯营。县东2.5公里处,五代时,何统使在此驻军练兵,今旧址犹存,现地名为平川镇七坊屯里,何屯营是武平最早建筑的城池。

© 2010-2030 fengsuwa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联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电子邮件联系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

  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