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赓故居位是典型的湘中民居。此民居系陈赓祖父(清末湘军副将、武显将军)陈翼怀所建,建筑面积1342平方米,房屋近40间,通过修缮再现了陈赓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。
陈赓故居位于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。坐东朝西,依山靠水,土砖青瓦,上下两栋,左右两横,呈“凹”形,共有40余间房屋,属中型民居款式。
该建筑群体以正脊中花厅为界,左边为邻居家,右边23间则为陈赓家。右边屋后为陈家菜园,半边山坡为果园。在果园的一侧,有一个练武坪,是陈家几代人习武健身的地方。
陈赓的祖父陈翼怀,投入湘军,起于士卒,终为将军。陈赓的父亲陈绍纯,以先辈的积蓄购田300多亩,家道渐兴。1903年2月27日陈赓就诞生在这里。
抗日战争时期,陈家对灾民卖田施救,最后仅剩田1.3亩,陈家的房屋也无偿地让给了穷人居住。
1960年3月,陈赓曾回到故居。
2010年按原样恢复,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陈赓:原名陈庶康,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。曾毕业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,1916年13岁就参加了湘军,1921年退役,随即进入毛泽东倡办的自修大学念书,192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。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、连长,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役,被誉为“黄埔三杰”之一。
1925年东征中任总指挥部警卫时,曾掩护蒋介石脱离死境。蒋介石感其恩,调他任侍从参谋。后来觉察出蒋介石的野心,以“请假回家”为由,离开了蒋。
1926年9月秘密前往苏联远东地区红军中,学习政治保卫工作和群众武装暴动的经验。1927年回国后,在武汉任国民革命军营长,负责中共中央的警卫工作,不久参加了“南昌起义”。在会昌战斗中不幸受伤,赴上海就医,伤愈后,在党中央特科工作四年。1931年派往鄂豫皖苏区,历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团长、师长,因负伤再次到上海就医。
1933年3月被捕,蒋介石以师生旧谊和被救之恩为托,诱以高官让其投降,陈赓不为所动。两个月后经党营救而脱险,回中央苏区工作,任红军步兵学校校长,红军干部团团长,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,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。参加了长征。
抗日战争时期,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,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。
解放战争时期,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,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,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,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,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,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部副主任,国防部副部长。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。是第一、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,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、第八届中央委员。
1961年3月16日因心肌梗塞复发在上海去逝,享年58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