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,福清俗称“五日节”,即从农历五月初一起连续五日都是节日,格外隆重。我少时,五日节的盛况决非今日可比。那过节的老式版本历历在目,让人终生难忘。
最让人怀念的是如今难得一见的“爬凉船”。
“爬凉船”即赛龙舟。赛龙舟,为的是祈福求平安。古时每逢端午节,福清年年在龙江上举行赛龙舟活动。那时,玉塘村称石塘下,松潭村称松南。这两村临江而居,隔江相望,富豪、大户人家多,经济实力雄厚,成为赛龙舟对手,简直是天作之合。一般先是各村自行“选拔赛”,优胜者与对方村里的“代表队”比赛。
比赛地点往往选在龙江的利桥江江面,即原灰窑为起点,利桥桥门为终点。凉船船体上画龙的鲮甲,船头安有瞪目张口的木雕龙头,船尾装有木雕龙尾。船上坐24人划桨,两边各12人。船上另有3人,船头一人撑锣,当中一人司鼓,船尾一人掌舵。划手赤膊着白裤挂红肚兜,整齐划一,十分显眼。那锣不是戏锣,而是平底铜质警锣,相当于当年消防用的火锣,声音不是“哐哐哐”而是“坎坎坎”的,不那么透亮却十分尖厉;那鼓不是战鼓,像舞蹈用的钱鼓,声音不是“通通通”而是“当当当”的,不会传得那么遥远但近听很有穿透力。锣鼓起指挥作用,鼓连响三声,加一锣鼓齐鸣的尾声,则为普通划行;若锣鼓同响,三声相连,则为奋力行进;锣鼓各自单声急促连响,则为全力拼搏抢进;锣鼓各自散响,则为窜过桥门,到达终点。竞渡高潮时,锣鼓响声,划船号子,观众呼声,汇聚一起,简直响彻两岸,可谓热闹非常。
“五日节”,福清有节俗民谣:“初一攩门初二空,初三面饼卷菜葱,初四做节仔,初五凉船爬满江。”五月初一,为攩门葱的日子。取菖蒲和艾草各一支,用红纸扎成束,再用铁钉或竹钉钉在门翅上,以驱除邪气,客观上发挥了净化空气消毒的作用。初二空,是说没有专项节庆节目,但人们可对门葱鼻闻眼看,睥睨周围,享用驱邪后的实惠。初三煎面饼。面饼有多种款式,一种是把蛏、肉丝、豆芽、韭菜、笋干丝等馅料调进面粉里煎成饼;另一种像春卷,是把面张和馅料分别制作成熟食,以面张卷上馅料吃。初四做节仔,就是当晚煮几盘小菜加餐。初五凉船爬满江,就是龙舟竞渡,是五日节的重头戏,是将节庆推向高潮的压轴节目。上述这些,大多至今日还是保留节目。
此外,初五当日还有不少节庆活动,为今人“简略”了。中午煮蕹菜切面,不是线面,往往由各家自制。烧菖蒲艾汤,给儿童洗澡,洗后更换新夏衣。给儿童挂蛋袋、辟毒丸袋、香囊袋。让儿童腕戴“圆仪珑”, “圆仪珑”用纱线染上多种颜色,成束环戴手腕,如手镯,至七夕卸下,抛上瓦屋顶,让喜鹊衔给织女。喷洒雄黄酒,以雄黄与酒相调,仅用于喷洒,不能饮用,因雄黄含硫化砷有毒,有人将雄黄石投置水缸中用以消毒,还有人在雄黄酒中加肥肉浸之用作治疗皮肤过敏,但更多的是,蘸上调酒雄黄涂抹儿童的额头、脸腮、耳孔以消毒避邪。正午时粘贴午时书,用长约25公分宽约4公分大小的红纸签写上“艾旗招百福,蒲剑斩千邪”、“五马山头寻虎艾,七层宝塔观龙舟”或“湘江孝女,楚水忠臣”之类对句,粘贴在两边门翅上;用长约18公分宽约11公分大小的红纸片写上“日中方正,天下太平”等对句,致使各家门前如同过年一样,面貌更新焕彩。酱午时蛋。
古人云,“月惟中秋,日正端午”,大约说的是端午的午时最接近12点,酱午时蛋以辟邪求平安就显得特别正统,特别有意义。也有人在烧菖蒲艾汤时,在汤里兼煮午时蛋。包粽子。民谣说,“食了五日节粽,寒衣才敢送。”到端午了,气温明显回升,才可以把随身携带的寒衣送走。可见,端午是寒暑两季明确的界限。人说“五日节”“关帝磨提刀,五显(五显公)晒龙袍”,时晴时雨,但即便阴天也不用着寒衣了。粽子用竹叶包,有特殊香味。粽分甜咸两种馅料自不相同。福清龙高、江阴等地不包粽子,炊发糕、做起家粿替代。
总之,过去的“五日节”,就凭借传统的习俗、热烈繁多的节目热热闹闹度过五天节日。相对而言,这种模式相对传统古老,算是旧版本。
细究起来,“五日节”应是春夏交替的时令节,是提倡辟邪消毒的卫生节;从众多节俗特别适合儿童这意义上说,也可看成是古代的儿童节。如果再考虑到发生在福州、杭州两地“五日节”里脍炙人口的传说--荔枝换绛桃、白蛇传里的爱情因素,那这“五日节”与爱情节也是近亲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