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大年,又叫过春节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。
在贫穷的年代,因为缺衣少食,俗话说“馋汉子望过年,馋婆娘望坐月”。因为过年男人可以吃,可以闲耍,女子坐月子,可以吃鸡蛋、鸡肉和腊肉火腿。随着日子渐渐富裕,望过年的心情,也没有那样迫切了,只是想着过年亲朋可以聚会;女子呢,坐月子害怕吃胖,这样不吃那样不吃,所以,也没有那家女人望坐月子。
过年前的序幕,即岁末腊月中下旬,就拉开了,清洗被套、床单、衣服和做腊面(初一早上用来做汤圆)之外,在农历腊月24日前后,要到山上砍白珠栗树枝,清扫房屋,叫做“扫檐尘”,扫檐尘那天要避开当家人的属相。这天,要祭祀灶神,传说灶神在这天要到天上呈奏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,主人要祷告它帮在天庭说好话。扫出来的烟尘,要倒在十字路口,让千人踩万人踏,除去晦气。过去,农村多用柴火做饭,房屋遭受烟熏,清扫房屋时,弄得一身黑。
大年三十
除夕那天,即大年三十(腊月三十或二十九,也就是农历十二月最末一天)下午,是全家团圆的日子。离家在外的人,一般都要赶回家来过年,借出去的镰刀、锄头、绳索、犁铧,甚至盐臼棒头(杵)都要找齐回来。欠缺什么,会觉得不吉利。以前,使用旱磨(手磨)、杵臼、斛等,则磨眼、杵臼、斛等都要装满粮食。借了别人的钱,一般都要在年前偿还。
大年三十早上,先把糯米饭蒸熟,然后就放到杵臼里舂。杵臼有木有石,盐臼的杵和臼一般都是石头,而舂米用的杵基本上用木,中间削细,两端粗,叫“杵臼棒头”。舂糯米粑粑,有时也用当地称为“泡芦篙”舂,泡芦篙刚好手指能握拢。现在,糯米粑粑多用机器加工,但是粘性远不如用杵臼舂出来好。
这天,要粘贴对联、粘贴门神,以前称为“换桃符、贴对联”。
接着,到山上砍“松地棚”,就是到山上选一株小松树,枝桠要多,而且要长得旺盛。砍回来后,对着正房门,在场院(天井)上栽下去。摘一些松针,用红纸困起来,拴背在松树杆上。“迎春色、祀天地”。献饭时,松树根上烧上三炷香,先要敬天地,再去堂屋供桌上献给先人。表现了敬畏天地,悼念逝者,天地人合一。这是一种顺应自然,不逆天而行事,顺乎道的和谐思想。
除夕栽下松地棚后,每天都要烧香献饭,祈求天地一年来保佑平安,希望下一年也清吉平安,人畜兴旺,五谷丰登。松地棚一般要到小年十五(元宵节)才拔出,但是有一个忌讳,如果这期间听到周围哪家人死了,就必须及时将松地棚拔出。但是,将来政府应提倡用松枝替代砍伐松树,因为千家万户都砍,每年会有大量小松树遭殃。
在过去,除夕这天,家庭富裕人家,会给贫穷的亲戚邻居钱、菜、肉食,让他们能过一个安稳的年。
除夕下午年饭,一般是煮米十二杯或十二小碗,象征一年十二个月有饭吃。另外,菜要有鱼(年年有余)、蒜苗(会算计,即计划或谋划如何发展家业)、葱(聪明)。
下午饭要吃得比平时早,这样,一年的庄家农活才会比别人做完得早。吃饭前,献饭的顺序就是天、地、灶王爷、先祖亡魂,然后喂狗,最末轮到人吃。献饭时,供桌上和灶上,用一个碗,倒上适当菜油,点燃长明灯。这些习俗,表现了无量山文化中的趋利避凶,且对自然、对别人常怀感恩之心。
大年三十下午饭和每年尝新米饭,要让狗先吃。狗受到如此殊荣,境内无量山下澜沧江边布朗族有一个这样的说,狗凫三江(澜沧江、金沙井和怒江)后,尾巴上仅粘回来三粒稻谷,它给人们带来了谷种,从此,人们吃上了米饭。据“忙怀文化”考证,澜沧江、金沙江和怒江流域,为古蒲蛮生活地,并且怒江的上游到现在还有野生稻谷,所以这个传说有一定根据。人在地球上一枝独秀,但始终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随着全球环境恶化,人类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和危机,人们必须学会谦卑和克制,尊重自然,常怀敬畏之心、感激之情。
在正房堂屋撒上松毛,除夕下午菜饭摆在松毛上,一家人席地而坐吃饭。松毛象征清吉平安。
人们相信,“三十晚上不洗脚,早饭晚饭赶不着”,所以,除夕下午,饭后要早早洗脚。吃好饭后,在集体公共场地,进行打陀螺比赛。打陀螺又被称为“打庄稼”,陀螺打得越响,天上炸雷就会打得越响,风调雨顺,小虫子不会来作梗,来年庄稼就会越好。打陀螺到天黑,三五几个要好朋友,相约到某家,在火塘边打牌喝茶,叫做三十晚上“熬寿岁”,即供桌上供奉“燃长灯巨烛以守岁”。三十晚上,在火塘里点燃几个树疙瘩,边烤火喝茶,边聊天打牌。闲聊一年的收获,畅谈来年的计划;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,对逝去时间的珍惜,也有对来年生活充满憧憬之情。也有人在村庄公共场地跳歌。
大年初一
大年初一清晨早起,要到水井打一碗水,供在灶上,叫“净水”,接灶君,表示“接财”。接灶君后,净水碗上放一双筷子,敬献给灶王爷,祈祷保佑六畜兴旺。去打水时,要烧几炷香插在水井边,祷告龙王,保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。然后,请来一对童男童女“踩门”。“踩门”,就是初一早上让童男童女开门最先走进堂屋(正房,一般是安放供桌的房间,农村一般是用正房一楼正中一间),有些小孩会念吉利话。这时,家庭主妇会给童男女发吉利钱,或多或少,随心所欲。
堂屋门打开后,一直要开着,不能关上,要招财进宝。家里主妇早早起来,催促一家人别再睡觉。这天忌讳睡懒觉,认为睡懒觉,来年庄稼会倒伏。早上起来,早点一般是吃汤圆,说了吃了汤圆,就长了一岁。汤圆要先献天地、灶王和列祖列宗,人才能吃。这天,绝对不允许杀生,一年开头,杀生害命为凶,一般要求吃素,像汤圆和凉粉一类素食品,就成了这一天主食。这些,体现了无量山人对生命的敬畏和重视。
初一早上起来,认为听到喜鹊鸣叫,一年会吉利。如果听到其他鸟雀鸣叫,则不吉祥,这一年要小心在意。但是,只要多烧香,多行阴功(做善事)可以化解。这天,忌讳说骂人的话、不吉利的话,如忌讳骂“死”、“短命鬼”等,不能与别人吵架,要学会隐忍、宽容。这天,忌讳没有亲戚关系的女人进堂屋,认为那样会带来不吉利。认为女人阴气重,带来“白虎”,会给主人一年带来晦气。所以,这天,女人一般不去“串门子”。这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,但也表现了“女主内男主外”的千百年习俗,遵循着某种和谐。这天,忌讳见到镰刀、背索等,认为刀和索是凶器,见到不吉利。另外,这天看到绳索,来年会经常看见和踩到毒蛇。初一的头天,一般就把刀和绳索等藏到看不见的地方。
农村过去烧柴火,初一这天一般忌讳用口吹火,如果吹了火,说是来年庄稼会被风吹倒。这体现了无量山人对火神的敬畏,认为火能辟邪,特别讲究在灶门前放柴时,要轻轻装下,如果把柴使劲砸下去,认为是对灶王爷不尊重。另外,忌讳纳鞋底,认为这天也是地母娘娘日,针会伤到她的眼睛。忌讳扫地,认为这天扫地,把钱财扫出去了,当年会不聚财。平时忌讳太阳落后,把放在室内的垃圾到外边去丢,所以一般要在早上或太阳落山前出外倒垃圾。
初一这天,在娱乐项目困乏的年代,主要是白天打陀螺、打牌,晚上跳歌,谈情说爱。现在,有条件的地方组织民间体育竞赛、民族舞蹈汇演。
大年初二
民国时期景东县志稿里说,“初二早起俱牲醴登玉笔山祀财神,络绎不绝,乡村皆于就近之财神庙进香。”也就是赶庙会,居住在景东县城的人到御笔山烧香拜佛,祈求来年平安幸福。
初二一直到十五(元宵节),都是亲戚朋友请客吃饭日子。“月内置酒筵,宴尊长族邻亲友,名曰‘饮春酒’”。大年三十,即除夕下午,一般不请客,到初二开始,轮流请客吃饭,亲朋聚会。初二这天,景东境内有些地方人家,上坟扫墓,敬献亡魂。初二早上杀鸡一定要杀一只刚叫通的公鸡,杀之前要拿进堂屋,把鸡冠掐破,用鬼钱蘸上鸡血,跪下许愿。三十晚上一般不看鸡卦,因为它只显示过去一年,而初二看的鸡卦,是预示一年的家运财运。看鸡卦,分为鸡脑壳、鸡卦骨头、鸡翘骨。有些看卦师,从鸡翘骨可以准确看出这一年十二个月中每月的财运情况。看鸡卦左为主右为客,鸡头骨片,也可以看出主人和客人的情况,有些甚至可以看出谁大约身上带着多少钱。
初二这天,要去接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来,一般由姑娘的弟弟去接,一起吃一顿团圆饭。
农历正月十五日,称为过“小年”,这天被看作和初一差不多,忌讳的事宜也相差不大。所不同的是这天可以杀生。十五这天,献完饭后,就拔出了松地棚,一年的劳作又开始了。
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,一般不出门远行。但是,现在外出打工,不得不提前离家出门,讲究“七不出门八不归家”。这段时间内,一般忌讳跟别人借钱。平时,在太阳出之前和太阳落之后,一般不借钱(不出财)。
景东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先民们把自己日常生活,紧密融入自然之中,天地人合一,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