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萨克族的人生礼仪独具一格,别有特色。
在基层牧区的哈萨克家庭中,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被称为“还子”的习俗。
“还子”是指每对新婚夫妇要把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男方的生身父母。祖父母会把这个孩子当作自己亲生的最小的儿女来对待。从小到大,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,彼此之间都以父(母)子相称。孩子对他(她)真正的亲生父母则以哥嫂(或姐)相称。父母对自己的这个儿女也同样要以弟妹相称。这种习俗在其他民族当中实不多见。
据说这个习俗要从康熙时代说起,汉人自古百善孝为先,哈萨克族的还子习俗正是体现了孝道,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,自己结婚后离开父母,父母身边就少了一个亲人,也就少了一份乐趣,等孩子长大后,同自己一起奉养老人,只有这样才算尽到孝敬和赡养老人的义务,而作为父母来说,则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,才能进一步密切长辈同晚辈之间的关系。
还子习俗的形成有其特定社会历史原因。首先,是对婴幼儿成长的一种保护措施;其次,它是哈萨克人义务抚养遗孤的传统延续下来的习俗;最后,为了缓解游牧社会老人孤独,减轻年轻父母负担的一种特殊方式而产生。
更多人对“还子”习俗认为是哈萨克青年对父母尽孝的一种表现方式,因此大力宣扬这种习俗。在过去,年轻的牧民会到远方放牧,留下年迈的父母无人照顾,因此将长子留给父母来替自己完成对父母的养老送终。但事实上,由于社会形式的转型,越来越多的牧民住进了城镇,过起了定居的生活,加之城镇实行计划生育,还子的习俗目前呈现衰微之势。
认真思考,“还子”其是利于老人而不利于年轻父母和小孩的一种习俗,现实社会中也是这样。对于老人是希望继续延续还子习俗,但真正让这种习俗走向衰落的原因实际上是计划生育制度。制度规定,城镇少数民族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,农牧民可以生三个子女。对生育数量的控制,导致很多喜欢子女的父母不愿意延续还子习俗,从而导致哈萨克敬老风尚的逐渐淡化。
另一方面,还子习俗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孩子本身,当他知道自己是“还子”后,会对其心里打击比较大,如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没有感情,不听亲生父母的话,对他们产生排斥心理,不愿接受。
对年轻的夫妻来讲存在不同心理,一种是,埋怨父母没有把孩子养好,孩子埋怨父母当初为什么要把自己送走;另一种是,认为老人养育自己已经很不容易,不愿再把孩子送给父母增加负担,但对于老人是希望延续这种习俗,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负担。
任何习俗都是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生活需求而创造的一种文化手段,当社会继续发展变迁时,这样的习俗也会发生变化。当习俗与现实社会发展产生冲突时,它就会慢慢走向衰落。哈萨克还子习俗从产生到消失,顺应了社会变迁发展的潮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