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,俗称“年节”,传统名称为新年、大年、新岁,但口头上又称度岁、庆新岁、过年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。
海陆丰过年习俗与全国各地大同小异,但也有其特色。
采囤
采囤是海陆丰方言,即大扫除的意思。旧时人们认为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等地上神明上天“述职”之时,因此采囤选在这一天,女人们喷刷房子、清洗家具、拆洗被褥,尽量把自己的家弄干净弄漂亮。发展演化至今,人们的居处已有大幅度改善,因此一般人家进入农历十二月,即陆陆续续进行采囤。因喷刷房子需较大体力,大多数人家、尤其是城里人家多临时雇请女工帮忙。以今年的行情,雇请一个女工每天须三百元。
采囤约相当于外地的扫尘习俗。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,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,盛于唐宋。据宋人吴自牧《梦粱录》记载:“十二月尽……士庶家不论大小,俱洒扫门闾,去尘秽,净庭户……以祈新岁之安。”
海陆丰还有一“例规”:农历十二月二十四那天起至除夕,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,有事也只能站在娘家门口说。
甜粿
进入农历十二月,海陆丰人家便开始备料制作各式粿品,以备过年之用。粿类众多,有鼠角龟、红印粿、甜桃等等;约等于外地的年糕。其中蒸甜粿最为重要。
民间流传有“甜粿好食糕难舂”的俗语。传统的甜粿须备好等量的糯米粉和白砂糖(基本上各10斤),烧好开水将白砂糖冲成糖浆水,糖浆水放凉后与糯米份搅拌成浆糊状(一般会放置一晚),蒸笼垫上腐膜,将糯米浆倒入,蒸笼盖尽量密封,用旺火蒸10到15个小时(时间越长出来的甜粿颜色越红亮),每隔一两个小时注意往蒸笼下加水。蒸熟冷却后放置一边。到了年初二,孩子们围着,看大人用纱线牵拉切成一片一片。主妇们将片片的甜粿加热、加鸡蛋,用植物油煎至金黄色,就可以食用了。因煎甜粿香酥可口,风味独特,深受人们所喜爱。
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载:“糯米味甘,性温,食之有益气止泄,补中益气,主消渴,暖脾胃之效”。
甜粿性质经久耐用,冷食热食均可(热食比冷食味道较佳)。由于甜粿容易保存,所以除了拜神、祭祖当果品外,还另有一番妙用,即是可以当作漂洋过海干粮之用。
如今海陆丰年终节首仍有蒸甜粿的习俗,但已经“小型化”,顶多蒸个三五斤。商场也会在春节期间推出甜粿,十分方便。
贴春联
海陆丰贴春联的习俗和外地差不多。一般在除夕前数天,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,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。到了除夕日,或围炉前、或围炉后,户主便叫上家里的小孩帮忙,稳稳妥妥贴上春联。
据说贴春联的习俗源于贴桃符。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、郁垒画像,挂在两扇门上。神荼、郁垒是传说中能捉鬼的门神。东汉应劭的《风俗》中引《黄帝书》说:上古的时候,有神荼郁垒俩兄弟,他们住在度朔山上,山上有一棵桃树,树荫如盖。每天早上,他们便在这树下捡阅百鬼。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,便将其绑了喂老虎。后来,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、郁垒的画像,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。南朝·梁·宗懔《荆楚岁时录》 中记载:“造桃板着户,谓之仙木,绘二神贴户左右,左神荼, 右郁垒,俗谓门神。”然而,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,却不是神荼、郁垒, 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。在班固的《汉书.广川王传》中记载:广川王(去疾)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,短衣大裤长剑。到了 唐代,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。
后来,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“门目”。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,表达内容有限,人们觉得不过瘾,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(后改用纸);写上了字数较多、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。据《宋史 ·蜀世家》载: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,以其非工,自命笔题云: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。”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。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,曾令各家贴对联,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。传说有一次,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,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。一问,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,不识字,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:“双手劈开生死路,一刀割断是非根。”由于历代大力提倡,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,长盛不衰。
海陆丰人对春联更是重视,买一副春联,往往要琢磨很久。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,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。或对新一年的祈愿,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也有一些姓氏联,一看就知道这家人姓什么。在汕尾的春联中,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、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“春”字。“春”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:一层表示春回大地,万象更新;一层巧借“春”与“存”潮音的相谐,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。这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,谐音“余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