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4公里处,与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中岳嵩山并称为中华五岳。自古即为中国北方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和重要的道教发祥地之一,是中华锦绣山河的杰出代表,国家地理重要标志,承载着中化文明符号,孕育出深浓的地域文化和民俗,具有国山地位。恒山山脉,祖于阴山,发脉于管涔山,东西绵延五百里,锦绣一百零八峰,呈东北走向,叠嶂拔峙,横亘塞上,1982年即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辖有13处景色独特,功能各异的子景区,其中主景区面积122.38平方公里,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和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等。2009年,北岳恒山被成功列入“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”、“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”。
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.1米,层峦叠嶂,气势磅礴,素有“人天北柱”、“绝塞名山”之美誉。山势构造为典型的版画式断层山,一层绝壁,一层绿带,夕阳金辉之下,景色格外壮丽。唐代大诗人贾岛曾用“天地有五岳,恒岳居其北。岩峦叠万重,诡怪浩难测”的诗句来描绘北岳恒山的雄浑气象,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则用“恒山如行”来勾勒其群峰奔突的地貌特征。
恒山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道教发祥地之一。早在四千多年前,舜帝就封恒山为北岳;秦时奉名山十二,恒山为“天下第二山”。之后,汉武帝、唐太宗、唐玄宗、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,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。作为道家三十六洞天之“第五小洞天”,历代都有道教名家在恒山修行的传说,包括三茅真君、八仙之一的张果老、张三丰等均在此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佳话。北岳恒山自然与人文景观兼胜,林海松涛、古庙奇阁、道佛仙踪、怪石幽洞,构成了著名的恒山古十八景。早在明代,就形成了“三寺四祠九亭阁,七宫八洞十五庙”的庞大宗教建筑群。建在主峰上的北岳大庙,气势恢宏,香火极盛,古碑题刻,比比皆是,是五岳中岳庙建于主峰之上的孤例。始建于北魏后期,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,座落在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峰的半崖峭壁之间,她凌空构建,半插飞梁为基,巧借岩石暗托,上载危岩,下临深谷,素有“人间仙境”之称。远望若海市幻景,若隐若现云中;近观又像是精细入微的剪纸画屏,高悬在恒山的北大门。唐代诗仙李白观后醉书“壮观”盛赞其险绝,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“天下巨观”,2010年6月,美国《时代》周刊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,2011年被评为“山西十大景美文物景观”,2013年悬空寺荣登“山西文化记忆”榜。
此外,景区内永安寺元代壁画、圆觉寺金代砖塔、栗毓美陵墓汉白玉石雕、号称“华北第一泉”的汤头温泉、被誉为“塞外小黄山”的千佛岭、神溪湿地公园以及县城内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特征的麻家大院、文庙、古州衙等都具有很高的资源品位和独特的地域特色。永安寺传法正宗殿的巨幅元代壁画,是山西省和中国古代壁画的珍品代表,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巡展;栗毓美陵墓为皇家敕建陵园,其汉白玉石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墓主人是清道光年间的河东河道总督,官居一品,死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衔,他发明的抛砖筑坝法在中国水利建筑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,建国前夕仍在沿用;圆觉寺砖塔建于金正隆三年(1158年),是晋北金代密檐式砖塔的孤品,为砖砌仿木结构,塔刹上造型精美的翔凤,可随风旋转,既是方向仪,又可避雷,是我国古代罕见的侯风仪实物,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。
北岳恒山具有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和军事文化内涵。她西衔雁门,东跨幽燕,南屏三晋,北瞰朔漠,内长城蜿蜒其上,烽火台星罗棋布,宁武、雁门、平型诸关,依恃为险,自古即为“中原锁钥”、“华夷之限”。历史上有十三位皇帝亲自带兵在这一带打过仗,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,如蒙恬、李牧、卫青、霍去病、薛仁贵、杨家将、徐达、常遇春等,都曾在恒山脚下纵横驰骋,留下了众多的征战故事和文化遗存。春秋时期赵简子恒山埋玉的传说和战国名士张仪“恒山之险,必折天下脊,得恒山者得天下”的千古定论,早已被先哲推崇备至。
北岳恒山景色秀丽,气候宜人。春来,桃花烂漫,姹紫嫣红;夏至,松涛阵阵,云蒸霞蔚;秋到,天高气爽,层林尽染;冬临,银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
© 2010-2030 fengsuwa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